有了金钱和体面,是否能够得到幸福呢?
姐妹们都看过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理智与情感》吧,这位生活在18世纪的女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此后的2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典流传,是因为她小说中取材的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话题——家庭、爱情和婚姻,而作家作品中丰富的爱情姿态也成为不少人借鉴以及反省的一面明镜。尤其是在这个孕育了“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择偶标准的社会中更具现实意义。作家笔下芸芸总总出场的人物中班内特太太是个难以令人忘怀的角色,她用尽浑身解数要帮五个女儿找到有钱的夫婿,金钱和体面在那个时代是可以一锤定音决定一个女人一生的呢。
问题是:有了金钱和体面,是否能够得到幸福呢?
在《理智与情感》中,作者写道:无法获得幸福时,钱财才会给人带来幸福。就个人而言,除了满足生活的必需之外,钱财是无法真正令人满足的。
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对比80年代老照片,在生活便捷富足的今天,却很难找到那样发自内心灿烂的笑容。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如果你仅仅想要幸福,这一点也不难,难的是,我们总期望比别人都幸福。”
很显然,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发展的当代,班内特太太单一的金钱至上的择偶观已经不再能够派上用场,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择偶这件人生大事上,更加慎重选择对方能够成为自己的灵魂伴侣。
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家听过不少,最传奇,最出名的一对应该算是李敖和胡因梦。胡因梦则是台湾辅仁大学德文系高材生,舞蹈,绘画,吉他无一不精,还是荧屏上的台湾第一美人。李敖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是胡因梦少女时期崇拜过的偶像。在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就是最美的脸与最聪明的脑袋的结合,这段传奇却在115天后戛然而止。
胡因梦在《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总结了这段短暂的婚姻“因为我过去对他有一个过度理想化的偏执的认同,就是说我对他不了解。我期待他的人格伟大到一个程度,甚至可以拯救很多的小老百姓。跟他深入地交往之后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平凡的。”
离婚后,李敖在不同场合中大肆诋毁前妻,胡因梦都是一笑而过,可以看出她真正放下了这个恩怨纠结的人。“真正影响我成长,促使我产生转化的人,严格讲起来只有三位,这三位之中,最令我感恩的,便是李敖。”
胡因梦年轻时也桀骜不驯,这也是她被同样不羁的李敖所吸引的重要原因,走出离婚阴霾后胡因梦的人生渐入佳境,她对“才子”这一概念有了更加理智的认知“我跟李敖的婚姻让我从愤世嫉俗慢慢转向自省。同时从过度崇拜有才华的人,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人,也转为找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我不崇拜外在的人,我希望活出自己的价值。”
不知不觉间,人们通常喜欢用各类量化的数据来获得直观的印象。年薪高,房子大,有豪车潜在暗示了“这是一个好对象”,瞬间可以积聚起众多陌生人的好感,但是正如胡因梦所说,这只是一个过度理想化的偏执的认同,在择偶这条坎坷路上,需要熟练掌握理智和情感这两架马车,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