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外资讯  >婚恋答疑

西方社会里审美的必要性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随着90后、00后新生代的兴起,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社会慢慢摒弃了“好吃就行、穿暖就行、能住就行”这样过度追求实用化的观念,消费趋势朝着更加精致小众的方向迈进,审美开始慢慢回到人们的视野,甚至成为彰显优越感的必备科目。
 

跟中国审美观念仍处于激荡变化的阶段不同,欧美国家的审美观经过百年的沉淀,已经趋向稳定,去到任意一个老外家里去参观,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相对明确的品味,和比较鲜明的审美观,其原因就在于,个体的审美观跟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大众审美观在社会环境的牵引下发生了改变。
 

西方社会里审美的必要性
 

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的审美境界更加高段,因为他们深知审美既不是品牌的堆砌,也不是流行的盲从。


精于审美之人,往往有独立的人格,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讲到“他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摆脱;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执着”。一位单身母亲出现在相亲市场上,有的人或许会直接略过,追逐更加年轻,更加貌美的未婚女士,因为他们看重的是女人的市场价值,其缺乏独立审美的思辨,故无法摆脱对婚姻失败、单身母亲等世俗标准的盲从。而真正的欣赏者,则对此轻而视之,他们会以审美的眼光执着推敲,发掘她的坚强和乐观。于是,他们也在这混沌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
 

西方社会里审美的必要性
 

有不少人去到国外回来说,外国就是一个大农村。实际上,检验一个文明还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层建筑,就看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外在行为的审美规范,城市化不光是建高楼大厦和离开土地,它的另一重要体现是外在行为审美的提升。中国的城市化使得海量人口涌入城市,不是城市改造他们,而是他们用其外在行为将城市变回大农村。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最大区别是公生活与私生活的隔离,哪些事、哪些行为能在人前做哪些不能,在西方社会是有着明确划分的,其高度的精神集体主义在公私分隔上表现得淋漓尽至,城市整洁有序这一隔离功不可没。
 


 

以法国为例,“吃”这种行为一般是不在大马路上进行的,天好的时候餐馆、咖啡馆可以设露天座以供顾客沐浴阳光,但城市严格禁止流动食品商贩(只有度假的海滩或特殊聚会例外),三明治和煎饼都只能在定点商铺购买,且一律不能在露天售卖。公司或机关雇员则不得在办公室用餐和喝茶,一般设有专门喝咖啡或茶的空间,而不得在自己办公桌前进行,午餐没有在办公室用的,若无食堂,一律去餐馆,经济拮据的人则带着在家准备好的午餐躲到某个公园一角去吃掉,无论寒暑。分隔得如此一丝不苟就是为了从根源上斩断公私混合。

 

文明社会需要规范外在行为的审美,西方社会对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划分极清,能不外露的私我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显露,因为外在的我经过克制和装饰,而内在的我则是赤裸裸的。这种由内里及外在的审美观正是西方发达文明的集中体现。

 

中美心心专注国际婚姻服务26年,拥有50多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服务人员,超过3000+的成功案例,至今在国家工商部门保持0投诉良好口碑,您的委托我们的使命。

 

音乐之声,吴女士与Vald

时间:2023-07-25

我们可以微信了

时间:2023-07-25

双向奔赴的跨国爱情

时间:2023-07-25